当前位置:首页 > 保护名录

盖州皮影戏
[发布时间:2008-04-07 10:23:51 ][阅读次数:18328 次]
  
 
 
 
盖州皮影简介
 
 
    盖州皮影戏,又称辽南皮影。它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中国皮影艺术体系中的一个主要支脉,长期流传于辽南地区,并远播吉林、黑龙江一带。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盖州皮影戏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生态的辽南民间唱腔、音乐、影卷、唱词格式见长,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美学模式,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对研究民间美术等造型艺术的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盖州皮影戏艺术于明末传入辽南重镇盖州并以神道设教,教化众生。当时民间把演皮影作为一种祭祀酬神的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稼禾丰收,其功能在于“酬神娱人”。如盖州每年正月二十举行的“果神庙会”,每日参加庙会观看皮影戏的人群达万人以上。清康熙年间,南方客商相继在盖州城内建四大会馆,以代理商务,同时提供了皮影演出等娱乐场所。每逢正月初四、正月十五、四月二十三海神庙等重大节庆日,都要唱大戏、耍驴皮影。
    盖州皮影戏在用料上采用当年生幼龄毛驴,活杀放血,选用上乘部位,刻出的影件通透艳丽。其雕刻工艺十分考究,多种线条巧妙结合,流畅生动。运用不同的“刀口线”,结合齐、尖、圆、断各种刀口的运用,使影件生动逼真、变化无穷。着色采用矿物色,透明而不宜褪色。盖州皮影戏的影人造型与中原的“秦晋皮影”、南方的“闽粤皮影”有明显的区别,盖州皮影戏讲究场面的铺排装饰。场景、唱腔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文武场比较齐全。
    解放初期盖州皮影戏颇为兴盛,演出多为古曲传统剧目。如《全家福》、《五锋会》、《杨家将》、《施公案》、《保龙山》、《降龙镇》、《锁牧羊》等。皮影活动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愿影、寿影、喜影、乐影、丧影。盖州皮影戏由于与民俗事项息息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活跃于民俗和祭祀活动。演出中设影窗、油灯,以民间乐器四弦胡为主乐件,文物场齐全,演员在幕窗后操影说唱,用乡音俚语演出民间历史传说及新编现实故事,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语音通俗亲切,是最早的幕影艺术形式。盖州皮影戏的演出,一般每个影班由5至9人组成,演出时分文、武场两大部分,文场为吹拉,武场为敲打。唯盖州皮影戏以木板四胡为主乐件。演出中以拉、打、贴、拿四人为主。盖州皮影戏的演出要搭一高台,三面遮好后,正面要置一大约长8尺,宽3尺,用龙章粉莲纸或漂白布制成的影窗,窗内置一巨灯(油灯),艺人在里面一边演唱,一边映着灯光操纵影人,使其活动于窗上,观众既可在窗前欣赏影戏。盖州皮影戏人物行当齐全,有生、旦、净、鬓、丑五种,人物千姿百态,剧情千变万化,场面五彩缤纷。在创作上采用地方口语化,念白多为乡音俚语,唱词格式风格独特,有着自己的独特词牌。音乐唱腔主要分为影调、外调、杂牌三种。虽经改革创新,但较多的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品位,具有明显的辽南地方特色。其民间音乐对当代的音乐创作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其中《苏武牧羊》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成为上世纪初的流行歌曲。由皮影派生的“辽剧”是辽宁省唯一的地方剧种。但除了明末清初张振令、贾老四、鞠宝山、史安生、董世明、徐金和、姜兴旺等为代表的四大传人外,后来谱系均已不清。近二十年来,盖州影班纷纷解散,多无传承。如原有的太平庄乡的三盛班、沙岗镇转山村王竹山影班、太阳升何屯村韩二愣影班等都已解散,无人传承。
    90年代以来,市政府先后4次共投放资金8万元,组织皮影艺人参加了辽宁省第一、二、三、四届皮影汇演并获奖。本世纪初,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目标中,又把皮影列为六大特色文化品牌之一。2005年,又将盖州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报省文化厅。年底,又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即从2006年开始,对艺人特别是老艺人进行个别访谈,全面记录口碑资料,挖掘影班成员的传承谱系并搜集、整理、展出保护成果。将发掘的文字专著、音像、实物等搜集整理归档并成立皮影研究会;将全市有关专家和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培养一批年轻的皮影艺术人才,包括雕刻、音乐、剧本创作、耍影人等各类人才,促进皮影演出活动的繁荣。
    2007年3月公布盖州皮影为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办单位:营口市群众艺术馆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国家批准建站单位)

社区活动 | 群众文化 | 培训辅导 | 艺术欣赏 | 咨询指导 | 美术书法摄影